故事觀點 / 名家觀點

越老越要幫助別人:退休從助人為快樂之本開始

莫恩斯博士40年職涯中擔任過企業主管、顧問、作家、教育家、導師、出版商和研究員。其中最成功的,是創辦了一家財富管理公司,被列入《加拿大名人錄》。甚至著有《理財教練》一書,銷量20多萬本。所以他在準備退休時,認為擅長理財是成功退休的關鍵。


他享受了幾乎所有退休族都會經過的「假期階段」。想何時起床就何時起床,整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沒有固定的行程,沒有約束,輕鬆尋找樂趣,跳了很多的華爾滋舞。


一年後,「假期」就開始失去光彩,覺得有點無聊了,好像需要回到每天的固定行程,需要一點什麼東西,於是他問自己「這就是退休嗎」,他稱為第二階段,感到失落,失去目標、人際關係、身分認同、每日行程、權力身份地位,五個失落同時發生,情緒低落。


第三個階段,他面對離婚、憂鬱、身體跟精神走下坡,感到恐懼、憂慮、焦慮。他不想接下來的30年都活在失落中,所以又跑去創業(他喜歡又擅長的事),結果帶來一些失望,比如他想想種水仙花,一個不一樣的事業,卻被其他董事罵。於是他去念法學院,以解決紛爭,卻提不起勁。他喜歡寫作,開始寫回憶錄,但路途迢迢,只寫了一點。


每週有三天,他早起跟健走團走一萬步,走完就是七點鐘,大夥去喝咖啡、吃肉桂捲,而且設定主題進行討論。有一天,主題是「如何從退休生活萃取菁華」。但第二天起床,他還在想這個主題,覺得應該再好好想想,好好作答。


他問自己:如何才能讓我的生活重新變得有意義?如何可以貢獻?但答案可能就會回到第二階段,就是一直感覺失落跟創傷。


於是他想出了第四階段,開始了最快樂的人生,幾乎都跟「為他人服務」有關,有時幫助某個慈善機構,有時去親手勞動。他們還到農夫市集設了一個攤子,然後坐在那裡為需要的人提供經驗,任何人路過,有問題想問,這些各行各業老專家老職場人,就提出建議,給予幫忙。

 

比如教不會平板電腦的人使用科技,學童就會做功課了,他的一位朋友─數學教授畢爾因而教了兩堂數學課,一堂在iPad上教,一堂在iPhone上。


第一年他們提供了九個項目,兩百人來參加。第二年項目擴大到45個,有七百多人參加。最近來到九十多個項目,有2,100個人來參加。教打橋牌、打麻將、教畫畫、修理單車、輔導當地學校的孩子,教新移民學英語,成立了讀書俱樂部、電影俱樂部、還有幾個高爾夫球練習營。「非常累,但我們都好興奮」,莫恩斯在TED演講中說,覺得得到了退休的菁華。


退休生涯可長達30年,他們從助人找到了快樂30年的方法。


賓州大學塞利格曼教授曾分享,想快樂一小時就去睡午覺,想快樂一整天就去釣魚,想快樂一個月就去結婚,想快樂一輩子就去幫助人。助人是把開啟快樂的鑰匙,因為得到滿足感,大腦會分泌腦內啡,一種天然止痛劑。


當志工的人一般比較快樂,就是因為與社會連結,提升自尊心。當你跟一群人一起活動,交換意見,帶來了團體的認同感,學會對於所擁有的事物感激,感覺到歸屬感。而且還因刺激他人,帶動快樂的循環進而改善友誼,就有助改變對自己的想法,使人變得更樂觀更正面。
在接受採訪時,莫恩斯說:「真希望我以前就知道,退休的挑戰不在金錢,而是心理,好心情讓糾結的事情變得更簡單。」


「每個人都說退休你必須做好財務準備。不,現在我說,你必須做好心理準備。」

<< 上一則 回列表頁面 下一則 >>

其他您可能喜歡的文章

NEWS LETTER

揚生風箏報

加入揚生健康電子報,我們將不定時提供您關於健康活動的相關報導,讓您的健康 UPUP !!

訂閱成功 !!